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举行成立20周年座谈会

发表时间:2023-11-09 14:04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举行成立20周年座谈会

2023年11月8日上午,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举行成立20周年座谈会,同时发布《文化书法 20周年特辑》出版信息。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110

座谈会现场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424

《文化书法 20周年特辑》

北京大学社科部原部长、北大书法所名誉所长、中文系教授程郁缀,中国书法家协会六七届理事、全国教育书画协会副会长、北大书法所创所所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北京大学中文系长聘副教授时胜勋,北京大学书法所特聘书法授课教师何满宗、屠新时、叶欣、萧华、李优良,北京大学书法班往届学员代表张仁、王晓南、王稼丰、刘巍参加座谈会。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058

程郁缀教授、王岳川教授出席座谈会

在座谈会上,程郁缀教授对北大书法所成立20周年与发布《文化书法 20周年特辑》出版信息,表示热烈祝贺,并勉励书法所在未来继续坚持文化书法方向,砥砺前行,取得更大的成绩。王岳川教授以毛主席《论持久战》为切入口,阐述了文化书法面临的时代挑战和应承担的历史使命,并展望了未来书法所要实施的重要计划,通过扎实的工作,继续推进中国书法的可持续发展。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109

程郁缀教授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108

王岳川教授发言

随后,北大书法所特聘书法授课教师、学员代表何满宗、屠新时、叶欣、张仁、肖华、李优良、王晓南、王稼丰、刘巍依次发言,表达对书法所成立20周年和发布《文化书法20周年特辑》出版信息的祝贺,阐述自己对北大书法所理念的理解和收获,总结和梳理自己在实践中对北大文化书法的落实和推进,并以20周年座谈会为契机,展望未来,祝愿书法所越办越好,同时,大家也一致表示要团结一致,身体力行,把文化书法发扬光大。

微信图片_20231108204547

授课教师何满宗(线上)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056

授课教师屠新时(线上)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105

授课教师叶欣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101

学员代表张仁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104

授课教师萧华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100

授课教师李优良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057

学员代表王晓南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102

学员代表王稼丰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103

学员代表刘巍发言

20年前,在老一辈学者季羡林、任继愈、金开诚等先生的大力支持下北大书法所成立,接续了北大老校长蔡元培先生提倡的美育传统和沈尹默先生的书法传统,使得北大书法学科在制度上得以正式确立并不断完善。20年来,北大书法所经历了风风雨雨,但矢志不渝,始终致力于发扬中国书法的中和典雅大美精神,向世界传播书法文化的东方韵味。20年已经过去,未来还将继续,北大书法所将以20周年座谈会为契机,继往开来,以更大的勇气和魄力开拓进取,把文化书法的事业推向新境界。

座谈会由时胜勋主持,并做总结发言。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106

时胜勋主持并总结发言

以下为座谈会文字整理全文

程郁缀教授:

很高兴参加座谈会,转眼书法研究所成立20年了,是值得庆祝的事情。我刚才说北京大学的北京论坛也是成立20周年,11月3日到5号举行了庆祝会。咱们书法所成立20周年,举办座谈会很有意义我自己一个体会,书法所从金开诚先生开始,王川老师实际上最起着最大作用,先生当时是指导,具体事情都是王老师在做,这是非常了不起的。

另外一个我自己感觉最深的就是王老师书法理念在中国书法界应该说是竖起了一旗帜,是一清流,20年来是这样做的,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包括今年6月份的书法和9月份的所庆20周年书法展,影响很大,有300网站转载了,反响非常好。

下一步书法所应该继续坚持文化书法的理念,把北大传统坚持下去。我相信在王老师的实际指导下,胜勋也非常努力很勤奋一定会做得更好的。

最后,我对书法所2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在座朋友们能够出席座谈会表示衷心的感谢

王岳川教授:

王岳川教授发言

记得20年前的2003年11月8日尊敬的北大社科部程郁缀部长审北大书法所成立成立大会人很多,但开幕式很简洁,金开诚老师沈鹏先生等老师先后发言,言简意赅,意义深远代表了北大的学术风气,以学术至上,以思想领先。

沈鹏、金开诚、王岳川在2003年北大书法所成立大会上

转眼20年过去了,十分感慨。20年,在座的各位专家都是经过大浪淘沙,显出真金不怕火炼的特色坚定地与北大书法所同行今天在座的是在京的一部分专家,是北大书法所的核心力量,我们坚定不移的同道同路人20年如果没有大家的鼎力支持,没有破除千难万险同心同德书法所也是做不大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的同人越来越多在很多的单位中国书协提出书法和国学书法和文化研究和实践;首都师范大学书法院坚定不移推进书法文化各大学和各省书协也将文化与书法日益紧密联系起来在这个意义上说,过去20年可以说是经过了一些艰难曲折,但更多的还是不断成长的成绩培养了一批一批的人影响了一批又一批人

今天方面问题

第一个方面最近我读毛主席论持久战》。过去我读过,但是没有感领今天这种迫切的现实意义其实在抗日战争敌我双方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当时很多人投降派或议和派,包括一些著名学者如胡适、陈寅恪,都认为大敌当前可以丢下半壁江山以保命脉但是毛主席殚精竭虑书写10天,写出了5万字论持久战》,一共120——120部分我认真读了两遍,感受很深任何一个大国崛起,一个宏伟的辉煌的事业,都是逼到绝境以后才会出现事情转机和成功契机的。一帆风顺的事情往往是失败者的先。凡是居功自傲的,均难成功。毛主席扭转乾坤赢得胜利,而把进北京城称之为赶考,到北京赶考”,

那么,《论持久战给我们学术和书法的启示是什么?当前书法文化的辉煌时期还没有到来,因为西方的现代派后现代派对中国的恶劣影响仍未厘清;文革大字报对今天的一批60岁70岁的书法人记忆犹新,丑怪的大字报“书法”还没有退出历史舞台西方恶势力霸凌打压中国文化,形成的亲美派、亲日派、亲西中华派中国立场派在明争暗斗,从最近爆发的关于西方史的激烈争论就可以看出来人类所有的历史都有的部分,包括中国历史顾颉刚不是说尧舜禹没有吗?说什么大禹是条虫,还说老子没这个人……他们都很敢说时期有一派就叫疑古”。对自己的古代史书记载非常清楚的都可加以怀疑,而对西方缺乏史书记载的为什么不可以怀疑?尼采说过怀疑一切今天为什么不允许怀疑伪史原来他们亲美跪在西方面前北大书法所坚决抵制的事情。我们坚定的中国立场、中国身份中国气派我们做文化书法就是传承中国优秀传统中的经典,就是守正创新。所以论持久战对于我们的意在于:北大文化书法仍然面对各种复杂艰难的境,需要坚定不移地团结向前,真正的辉煌的书法事业仍在远方,我们需要传承、捍卫、坚守

记得在书法所成立不久,有一篇攻击文章就提到北大离书法有多远,我的回答是北大离书法有多远,说明了全盘西化导致北大一些学人经典有多远,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恢复传统经典的崇高地位,尊敬我们的文化本根,恢复并弘扬大悠久的书法文化传统。重温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之后感受到他老人家畅快书写《卜算子·咏梅》:“待到山花烂漫时,中笑其实,毛主席写这首词的时候,初稿是到山花烂漫时,在旁边笑”。我有人民日报一校样清单照片后来才改成笑”。(如下图主席很谦虚,他认为梅花经过漫天飞雪和严苦寒艰苦卓绝之后到了春色满园,百花盛开梅花开始凋零在旁边笑看山花烂漫后来深思熟虑改成了她在丛笑”。我想北大书法所文化书法知难而进,砥砺前行。到中国书法入正轨,到民族气节战胜了崇洋媚外,到中华文化坚定的身份立场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认可,文化书法就可以在持久坚守“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之后在旁边笑

微信图片_20231109071432

到北大40年,不敢稍微做一点对北大不利的事情,不敢发一句对北大不好的言论。我看到一些人在网上信口雌黄,深感遗憾我回顾我写的文章说的话,都是一个有良知的中国知识分子对待自己那份工作,对待自己身份的一种认同。谈论论持久战毛主席的话来说明我们目前的工作和我们不可掉以轻心的前提

二个方面,谈谈下一步工作,既然是论持久战,我们就有10年甚至20年的工作计划接下来的三五年工作集中精力组织人力编写成套的高水平大学书法教材。让北大出的教材能够和首都师大中央美院等等,各开一支。同时要出编写出版书法考试教材考试教材和教材编法不一样,需要同各相关部门深化合作,才能使考试教材符合时代要求。一是教学用书教材,是考试用书教材这是工作之重中之重。一个学的厉不厉害,就看出的著作水平高不高。大学是教授大师谓也,非大楼之谓也,也就是这个含义。这一工作,是明年书法所要启动的主要工作。另外教学工作要抓紧。明年我们准备办12个书法高研班,一个是中学校长高研二届高研班,去年报名就很多,要着手招第二届这样我们就把北大文化书法的教学理念教学实践深化下在每一届高研学习结束时,要在北大举办一个小型书法展观摩展感到来北大来学习很光荣,很有收获。另外,我正主编一套十卷本《文化书法精品作品集》,以向社会各界汇报展示北大文化书法成果,说明北大除了书学理论研究和书法课程教学任务以外,还有书法创作展出的与时俱进提升和登高行远锐进。

北大书法所成立20周年了,20年来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在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越来越多的同路人与我们同行,深感欣慰。我们逐渐壮大的队伍,将在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更加努力地开拓创新,做出更大更辉煌成绩,使得北大文化书法的声音能够传播久远。

谢谢各位

授课教师何满宗:

宏论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

引论:高瞻远瞩的新命题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所长王岳川教授,眼观当代艺术的潮流、站在时代的高峰、着眼未来的大趋势,提出了文化书法的十六字方针: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

这是一个高瞻远瞩的新命题。历史的前行,理论的创新,科技的进步都要有突破前人的新论点。如古希腊欧几里得,他在《几何学原本》中,对平行直线定义为:在同一个平面内向两端无限延长不能相交的直线,就是平行线。也就是说,在同一个平面内无限延长,而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就是平行线。这个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平行线理论,被俄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打破了。他认平行线是可以相交的。这一论点的提出,世界数学领域一片哗然:平行线那是不可能相交的!

罗巴切夫斯基运用反证法,其观点认为,如果将两条平行线放入曲线中,这两条平行线就可以相交了,例如将两条平行线放入球面中,或放入双曲空间中那是可以相交的。

在音乐上,法国作曲家比才创作的《卡门》音乐,被当时的巴黎音乐界一片骂声,而现在看来的确是一部具有开创性的作品。如我们熟悉的《斗牛士之歌》就是歌剧的一个片段。还有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将刀、枪、扁担等道具的运用,京剧《智取威虎山》当中打虎上山的音乐用手风琴演奏,把西洋乐器与京胡等传统乐器相结合,真正做到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达到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新风尚。

笔者就守正创新的观点,用唯物辩证法的理念,来探索书法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在宏观书法艺术中,守正与创新的涅槃与蝶变。

正论:书法领域的新辩证

书法艺术的守正与创新,其实是矛盾的对立和统一

何为书法的守正?守正就是遵守正道,弘扬传统。在各种艺术门类之中,书法艺术是完整而系统地传承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汉字。

从甲骨文、篆字、隶书,再到楷书、行书和草书,每一种书体都与汉字的变革与发展一脉相承。可以说,书法是中国文化的替代,是中国文化的形象,是中国文化的血脉。一看到书法艺术,就会联想到汉字之美,从中就可以寻找到泱泱华夏几千年历史的踪迹,从中可以感悟中国人的精神,可以激发人们前行的力量!

那又何谓创新呢?创新就是要在传统的基础上敢于突破,敢于亮剑,敢于标新立异。也就是敢于突破固定思维,探索新的思路和发展的前进方向,有时代特色,有现代风范。

讨论至此,读者朋友不禁要问:守正创新,既要守正,守住传统;又要创新,突破传统,岂不自相矛盾!是的,这是哲学上的悖论。也就是一个合理的矛盾,看起来合理而又相互冲突;看起来顺理成章,而又困难重重。冲突,是矛盾的外在表现。联系,是矛盾的内在因素。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就是矛盾。矛盾的实质就是对立统一。

明确了概念,推理就迎刃而解。既然对立,通过矛盾的相互转化、相互联系,必然会统一,而且在一定的时空里会高度统一。由此而论,守正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而且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守正是创新的基础,守正是创新的源头。只有守正,才可创新。所以说,创新是守正的必然。

书法艺术的守正创新,也是质量互变的历史发展过程。

书法的量变,是指书体的量,即从刻画,甲骨文到篆书,到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等。这种量变,使书体、书写艺术、传播的便捷起到了与时俱进的作用。

而质变呢?即书法的本体不变,就是汉字的本体不可能改变的前提之下。那什么在变呢?就是书写的形式在变。刻在器皿上的符号、象形文字,再到用工具书写,如硬笔、毛笔把汉字艺术化。这种质变严格上说是材质的变化。如纸质、绢帛、印刷的发展。使艺术的传播起到了质的飞跃。书法艺术的量变到质变,是人类文明的体现,是社会进步的大超越。

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史,也是文字书写的历史。在印刷术发明之前,都是靠书写来记录现实、记录时代,传播信息、相互沟通、加强联系,使文字的书写由实用性而转化为艺术性。

如今,书写的艺术性,书写的多元化,就是书法从历史长河走来的量变到质变的逻辑推进。也是艺术的时代化,人们精神生活的高度升华。

结论:书法创作的新格局

西方艺术重写实,而中国画则重写意。书法艺术中同样有写实和写意之别。正书则实,点横撇捺一丝不苟。笔者总结为,正书有观音坐莲的庙堂之境;草书重意,则有嫦娥舞袖的梦幻之境,洋洋洒洒、参差不齐、错落有致;介于正书与草书之间的行书,则是有西子浣纱的灵动之境。行书写得端庄一点,就是行楷;写得放纵一些,那便是行草。

东西方的哲学如果讲差异的话,那就是在思维方式上的差异。西方哲学注重逻辑推理和理性分析,关注人类的理性和科学性。而中国哲学则强调整体思维和非理性思考,强调道德、伦理,关注个体的自我完善和社会的和谐。基于这些因素,我们有充分的文化自信,有自立于民族文化之林的自我优势。书法艺术,作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精髓,承载着民族精神,也是替代着中国文化的存社与赓续。

在印刷技术发明之前,或者说在印刷技术不够发达的过去,人们书写在讲究字形美观的同时,重在传递信息、相互交流等等。所以说,文字的变革就是书法的演进。从甲骨文,到篆书、隶书,再到楷书、行书、草书,书法从古至今都有系统的传承和科学、艺术地发展。

本人在书法艺术的学习与创作中,如何守正,怎样创新?通过几十年的实践,认为临摹字帖要"象",就是说临帖要细注重细节,写得越像越好,既要形似又要神似,达到形神兼备。而创作时则要"放",就是要放得开,写出个性,写出风格。如临写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这件作品高0.9米,长63米,每个字20厘米见方。这么大的尺幅,在临创之前要作长时间的准备,先是要熟悉书写的内容,然后呢则研究字形,笔画,结构等等。对那些不常见的字,反复琢磨,用心把握,临习之中才能得心应手,前后气韵连贯。草书《亷颇蔺相如列传》,是黄庭坚的代表作,笔势连绵,大气磅礴,写出了完璧归赵的智慧,写出了负荆请罪的胸怀,写出了将相和的风度,更是写出了草书的境界。本人多次临写,在中国美术馆、北京大学、天津美术馆展出。还被天津美术馆收藏。这件狂草作品高0.9米,长46米,一气呵成。在临习时既要有艺术思考,还要有顽强的意志。至于自己的创作,由于长年坚持临习各种经典字帖,融各家之长才形成了一些自家风貌,或者说自家风格。

综观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结论就是:守正必须创新,创新来自守正。在守正中创新,这是推陈出新;在创新中守正,这是回归经典。只有这样反复循环,由实践而上升到理论,再由理论指导实践,书法艺术的创作必将形成新的格局:紫气东来,百花齐放!有诗为证:

回归经典意悠远,走进魏晋追先贤。守正创新是王道,正大气象史无前!

授课教师屠新时:

尊敬的北京大学程教授王教授还有时老师等几位书法所老师,这次来参加北京大学书法所创建20周年的学术座谈会非常荣幸也很激动,因为我对北大书法所很有感情,一直想参加20周年的纪念活动。在两个月之前,得知要办一个书法展在20周年书法展,我特别书写了一副六尺对联:《创万世事业 做不朽文章》。对联是从美国邮局寄出的。没想到在路上走一个月等到时老师收到的时候,展览已经快要开幕了未能参加上很遗憾。但是觉得我写这对联字义非常恰当地概括了北大书法所的工作成就和价值。我认为北大书法所确实是在做一个开拓的守正创新的事业;写下一篇中国书法展现正大气象的不朽的文章。

20年前,金开诚教授和王岳川教授共同开创的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20年来做了大量的工作出版了书法文化专集和丛书创办了《文化书法》杂志还有《中外书法名家演讲录》上下集,还有多套书法文法论文集,师生书法作品集多届大型有影响的国际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成果丰硕,影响深远,工作量是非常大的。真切确实地在中国当代书法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竖起了一面非常亮丽的文化书法的旗帜。我觉得是具开创性的有独特鲜明的精神人文内涵,写下了一篇文化学术大文章,可以说也为历史写下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因此,也无愧于一百前年蔡元培和沈尹默先生在北大最开创的书法研究,如今的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作为后继者,底气和自信,是有根脉源头的。我觉得这是我们这次纪念北京大学20周年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我们都全力以赴,格调高标,旗帜高扬,我们做到了。20年中,我作为书法所的多项活动参与者、国际书法教育学术研讨会的合作者、硕士班高研班的授课导师,我从书法所最初时期就参与其中。我感到非常荣幸和荣耀。

第二点,谈一谈我对坚持文化书法的学术立场的观点,以及何以开拓和深化中国书法。什么是中国书法的艺术内涵和艺术本体?什么是这门艺术真正的意义和它的价值?我认为当前中国文化书法看上去还是很繁荣,但书法教育和创作包括审美,都有空洞化、肤浅化偏执化的流行病。什么是中国书法?书法基本美育原旨和标格是什么?书法的概念和人文艺术的定位,在很多文化现场甚至在大学中学教学教育领域还是很混乱,差异甚大不稳定不确定。我认为中国书法不是一个纯形式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其艺术本体也不仅仅是笔墨和字的点划间架所表现的这些,是一半,但不是全部。有意味的形式”,这个形式,我觉得正是它有独特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形式,是有一个巨大的质的差别。根本的原因,因为书法艺术是和中国的汉字中国的文化、哲学、诗词等相契合、相呼应、相交融在一起的一种笔墨凝溶其中形成的艺术作品。这才应称为书法艺术完整的本体。你光笔墨线条或者形式是书法其他文字仅仅是一个载体,文义不在艺术本体之中,我认为是不完整的偏执的。中国书法审美的升华与深化的根性特点就是它和文化即文字和哲学诗词是相依相互依存,不可剥离的一种文化共同体。这是的独特性决定了中国书法的特有本体。我在王岳川教授主持《文化书法》杂志二期上也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我就提出了如下的命题:中国书法是由笔墨的技艺和文字的文义两个双核结构,其虚实交合不可缺一,一种诗文哲思和艺术笔墨技艺的复合体是中国人文创造独有的艺术样式。尤其在21世纪的当代,书法基本脱离了实用的功能,书法艺术成为审美感、审动感、审哲思的形而上的人文精神文化消费品。我们到了一个新的艺术人文交互影响,文明对话互鉴的时代,开始一程中西文明共享共通的时代。也是强势高级文化影响引领其他的时代,唯有具备“双核的深邃而丰富、形而上与形而下通揽的中国文化书法,才能在世界舞台上更加展现其文明的内涵,才能足具其宏阔的辐射力和其通透的艺术魅力。我觉得文化艺术的提出,其内涵和旗帜指向,可说是中国当代书法走向的标杆也是我们北大书法所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点,我们在20周年的时候应该更加提升认识文化书法的意义和价值,在中国书法艺术与教育领域发挥正向作用推进书法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精神高度。

第三,作为北大书法所其中一分子国际书法传播的大事业,就要立大志,放开怀,敢奋斗做第一流的事业,创作出第一流的书法作品,当仁不让地走进世界一流的高端艺术殿堂,让当代中国书法的杰出作品给世界看到,让北京大学书法所的授课导师的艺术作品在海外艺术博物馆占有一席之地,自信地站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在过去20年中,我在美国两所大学创设了《中国书法与文化》课程,超过600位美国大学生完成书法课程学业,每人都在结业展出亮出自己书画习作,每学期都在大学校园里亮出一道汉字书法的风景,汉字书法此间大出风头。让书法艺术登上美国大学的讲台,我做到了,收获了20年海外书法教学的经验和思考与观察。回到北大书法所的硕士班、高研班的讲坛上,我就是将这些独特的教学资历传递给国内的学员们,为他们提供新的思路和国外视角,反过来在比较和互鉴中对中国书法有更深入更自信的领悟。我把自己当作双向传播的一座新桥。向艺术高端殿堂进发,又是我的另一个主攻方向。丹佛艺术博物馆先后两次有价正式收藏了我的5件书法作品。其中5尺对联《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在博物馆中国馆中展出了整12年,创造了当代中国书法作品在海外博物馆展出时间长度的新纪录。另一幅草书中堂《天问》先后两次展出,共一年半时间,美国观众尤其对《天问》书作底色泼淡墨的创意显现向天问道的悲与宇宙苍茫,十分赞赏称是难得看到的中国当代书法作品的佳作。了解文化背景的当地华人常会向美国朋友介绍:北京大学教授李大钊书写了《铁肩担道义 妙手著文章》,这里展出的对联作品,也是北大书法研究所授课教师呢。我能为北大书法所争得海外的荣誉,深感自豪。

我在海外的作为一个海外的中国学人,目前为止,旅美30多年,还是一个持中国护照的中国人。要在海外的艺术教育领域艺术殿堂,能够占有一席之地,获得中国当代书法的尊严,闪烁出应有的光芒的确还是很艰难的过程和需要长期奋斗坚守的准备。我所在的科罗拉多州,几百所大学,能开出中国书法课的,实在是屈指可数。尤其近年来,美国中文教学进入了冬季,入学人数骤减,不乏政治与经济文化的根源。刚才王老师讲到的持久战,这一点非常有感受。关于持久战的问题我在国外,教学传播书法20多年深深感觉到中国文化确有非常大的艺术魅力和思想丰富的内涵。但同时也需要有一批人一代人几代人真正非常扎扎实实、默默无闻的、长期推动和去教育传播,要守正创新,要对中国书法有深层的研究、领悟和习练创作。只有这样,才可能真正把中国书法的宏大精神笔墨技法经典地形象地传播出去,让海外的人看到学到受益到。所以,我在这里我也表示,作为北大书法所的一分子。我在今后仍要尽我自己有限的能力和时间有限的作用,力争更多的工作。书法的国际传播,我觉得不仅是10年,20年,应是要半个世纪,一个世纪。这样的持久过程当中,把中国书法和文化书法,中国书法的深刻的文化思想的内涵,传播到世界上去。在这方面能够尽到一份责任,也是我们这代人。得以欣慰的事情。

最后,也表达我的一份真情实感:北京大学书法所,我充满了一份深深的敬意也充满了我本人的一种感恩之心。北大书法所也激励造就了我,给我一个平台,给我一个文化身份的最大的亮点!海外的艺术家,海外的教育对我刮目相看。我在此向北大书法所,故去的金老师,向王老师和北京大学的各位教授表示深深感谢和感恩之情。

谢谢大家!

授课教师叶欣:

二十年对文化书法的坚守与推广

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经典文化的精粹,因此,维护书法文化的传承,强化其与历史的一脉相承并守正创新,至关重要。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自2003年成立伊始,王岳川所长便提出“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理念。

书法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形式,其不仅仅需要有日积月累在技法上的锤炼,更需要有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其主体势必从传统而来,没有任何传统根基,是经不起考验,必将被历史所淘汰的。当今社会普遍人心浮躁,很多学书者不能沉静下来,用心研究古人碑帖,期望标新立异,一夜成名。岂不知,这样反倒是“拔苗助长,事倍功半。”一不小心,更会误入歧途,染上“俗气”而终生难改!

清代书法家梁巘在《评书贴》中提出“晋尚韵,唐尚法,宋尚意,明清尚态。”魏晋书法尽现真态,变化万千,摇曳多姿。对处于文化转型期的当代书法的时代审美趋向选择,处理好书法创作中的技道关系,重新认识古典精神和书法文化,通过书法事业的振兴,建立起文化自信,都是我们所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王岳川所长振臂高呼,提出“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理念,并在二十年的时间里,不遗余力,以身作则,在当下,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文化如水,润物无声。以正确的理念培养后进,是建立大学的重要意义所在。作为中华文脉和教育传统的传承者,中国最高的高等教育学府,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之初,便有大批当代实力派学者、书法家云集于此,引起世界书法界的广泛瞩目。二十年来,在以王岳川所长为核心的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培育出大批的书法精英人才,为中国书法事业的蓬勃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二十年以来,做出的另一大贡献就是王岳川所长在其《文化输出王岳川访谈录》中所主张的“发现东方与中国文化输出”是全球化背景下的强国之道。

《文化输出王岳川访谈录》:“在我看来,只要对中国当代文化进行整体梳理,坚持全球化中东方大文化创新的理念,将中国传统与世界前沿思想相沟通,中国文化身份的获得和重建是任何人也阻拦不了的。当代中国的现实是:文化不仅整体上被西方忽略,也被我们自己忽略。明智的政府必须重视整体文化战略,明智的国民则必须热爱自己的文化,明智的知识分子则应该放弃文化消解游戏而开始文化身份的深刻重建。我们在全球化世界中思考本民族文化的世界地位,西方是催化剂也好,中介也好,和平崛起的关键在于中国自己的文化立场,需要通过整体梳理中国当代文化,从而延续和发展自身传统。” 王岳川著《文化输出》,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

在当今世界,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提升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竞争的战略重点,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国际的文化艺术交流,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增进各国人民间的了解和友谊,拉近人民的距离,民亲方能国交。因此,“发现东方与中国文化输出”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肩负的历史使命。

2021年在韩国举办的当代书法界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世界书艺全北双年展”上,王岳川所长一举夺得大奖,这是世界书坛不单单是对王岳川所长个人,也是对其领导下的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所取得的卓越成就的认可。

在中国政府倡导““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十周年;北大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之际,回溯往昔,总结经验,才能让我们更好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传播好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不断提升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为实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理想,让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中,焕发出新的风采。

学员代表张仁:

今天是我们北大书法所20岁生日。目之所及,皆是回忆;心之所想,皆是过往;听之所言,皆是分享!

20年来,受老校长蔡元培美育思想的影响,在季羡林、沈尹默等老一辈学者的推动下,书法所始终坚持“文化书法”方向,依托北大厚重的国学文化资源,以“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为教学方针,全面系统开展文化书法的研究、教学、创作、展览、传播、交流等工作。前不久我们看到了一组数字:出版学术著作、论文集、作品集等100多部,在国内外举办展览40多次,招收各类研究生班、名师精英班、高研班等600多人,接收国内外高级访问学者100多人。我们发现有一种精神在奋进,有一种力量在凝聚,有一种事业在崛起,有一种气势在腾飞!

俗话说,万山红遍,必有主峰。这里必须要为领军人物王岳川导师点赞。要说王岳川先生,他就是一本厚厚的书,翻开扉页映入眼帘的全都是满满正能量。

——小人物大志向。40多年前,他怀揣梦想,从四川只身来到北京。靠勤劳、勤奋和智慧,走进北大、留在北大,他毅然舍去快乐,选择了苦难和煎熬,给人学问、给人成长、给人成才,换来了北大最年轻的博导,这叫天道酬勤;有了成就,他舍去大爱,走进机关单位、走进中央电视台、走进百家讲坛,走进千家万户,给人方向、给人启迪、给人力量,换来了事业,这叫博爱领众;有了事业,他舍去智慧,给人美育、给人温暖、给人幸福,换来了口碑和奖杯,这叫德行天下。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他的教学格言:最明亮之处眼睛难以直视,最幽暗之处眼睛难以洞悉。前者是太阳,后者是人心。教育者只能引来金色的阳光,点亮幽暗的人心。听懂了吗?真的很美!

——小平台大格局。早在2003年,书法所成立之初,他审时度势,给书法所立言立行、立规立德,响亮提出“文化书法”理念,主张以“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为实践方针,并长期致力于“文化书法”理论上的研究与拓展、实践上的守正与创新,尤其在弘扬与传播中,坚持中国书法文化的世界化,在世界40多个国家传播国学和书法文化。业内很多大家给予他很高的赞美,中国美术馆馆长范迪安先生是这样评价的:“在进行前沿学术思考和研究对话中,王岳川教授在书法理论和书法创作领域倾注了大量精力,为当代中国文化书法的倡导者和书法文化发展的推进者”。

——小事业大智慧。他体会,当好所长,首要是热爱书法事业。所长本身有自己的教学,工作繁忙。不爱这份事业就不可能做好所长;二要有容忍的胸襟。这20年风风雨雨,多少委屈,只能默默承受,任性当不好所长。学员来自各行各业,大都是能人、成功人士,往往自我感觉很好,性格各异、个性较强。所长只有胸怀大局,海纳百川,才能把大家团结起来,共同发展进步;三要乐于奉献。所里没有经费,没有报酬,更需要付出精力、财力和各种资源,有困难带头上、做事出钱带头掏,只有感动大家、感染他人,所长才会有影响力和权威性;四要有真才实学。不仅要在书法理论上独树一帜,实践上更要技高一筹。带队伍,要有一套科学合理、运转协调的制度,所长自己更要带头做好。既要有长远规划,不同阶段又要有不同的目标任务,遇到困难,所长更要有应变能力去摆脱困境。这样才会羸得社会的认可,羸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  

——小课堂大作为。不完全统计,他出版学术著作68部,主编大型丛书15部,在中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560多篇,在中外举办书法作品展65次,国际国内获各类大奖24次,2019年在韩国荣获国际书法展“韩国世界书艺双年展金奖第一名”。最近几年来,除了在喜马拉雅新媒体开设《王岳川精讲<大学><中庸>100讲》,《王岳川精讲书法72讲》外,出版专著《饮之太和》《简明中国书法史》等20多部,受到广泛好评。研制推出的书法应用软件,被业内称其为书法百科全书。今明年有望出版专著10部以上,值得期待。最近,他又被教育部特聘为全国中小学和职业技术教育书法培训考试总顾问。

——小目标大成就。不难发现,他的学术成果,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国学的意义在于:用天人合一的精神,践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旨在和谐修复人类社会的伤痕。他主张:全人类团结起来,无论东南西北,远离战争瘟疫,不再痛心泣血,拥抱五洲四海,世界一起向未来!他认为:世界大家庭,天人合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和而不同,天下大同,大家都好,这世界才真美好。他坚信:中华文明灿烂之光,一定会照亮世界。

二是西学的意义在于:汇通中西,知己知彼,取长补短,守正创新。他主张:全世界团结起来,无论大小强弱,远离多灾多难,不再生灵涂炭,共同汇聚力量,世界一起向未来!他认为:全球一家人,命运共同体。根脉相连,血肉相连;山水相连,风雨相连;彼此依存,休戚与共,大家都精彩,这世界才真精彩!

他坚信:中国文化输出必将使中国智慧逐步被人类所分享,中国文化的世界化必将使东西方共同形成世界新秩序,中国和谐文化将逐渐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核心。

三是汉字书法的意义在于:通过汉字书法在海内外涤浊扬清,努力重建“汉字文化圈”。他提出“汉字文化圈”中重要的书法是中国文化输出的第一步。他认为,人类已经进入到了东西方文化真诚对话与互动的时代,中国应该向整个人类体现“东方智慧”。北大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北大书法研究所,要创立能与世界对话、代表国家形象的有法可依的“文化书法”。北大人应该肩负起让世界重新认识新世纪的中国精神,使“西方文化中国化”的同时,也使“中国文化精神世界化”,东西方共同构成人类文化精神,中国文化书法义无反顾担当起使者的重任。他坚信,在北大文化书法的引领下,中国书法世界化之花必将在世界不同国家绽放。

大家看到了吗,如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人类正遭遇千年未有之瘟疫和天灾人祸,岳川先生的思想和作为,不正是很好的回答了当前的人类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吗!

尊敬的各位老师、同学:

美丽的校园,知识的海洋,人生的航向,

亲爱的老师,学习的榜样,心中的太阳,

温暖的教室,最美的课堂,持久的力量。

浩瀚宇宙,我们是星光,

星辰大海,我们是月亮。

浩浩九州,我们是骄阳,

泱泱中华,我们是脊梁。

今天,在庆祝书法所成立20周年的会议上,从这里再传誓言,喊出了千千万万北大人的心声:

书山有路勤为径,

云程有道志为梯。

北大自有北大狂,

不负年华当自强。

时光不老,连接着充满自信的未来,收藏过去,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出发。祝福北大欣欣向荣,祝福书法所硕果累累,祝福所有老师、同学,在追梦路上,沐光而行,携手奋进,一切美好如约而至!

 

授课教师萧华:

一是回望这二十年来,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书法最活跃,最壮大、最繁忙的时代。有人曾经数过中国书协一年之内、参与主办的展览就曾达60个之多。另外在高校中,就北京数得着的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首师大、北语、中央财经等大学,先后纷纷成了书法研究所或增设了书法专业,都在招书法生,更别说央美,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画院的书法招生更是热火朝天,社会上的书法培训也如雨后春笋,有的竟开成了连锁店,曾经书法圈里有句响亮的广告词:全国书法看山东,山东书法看青州,书法家们纷纷去青州,见证过淘金的繁华。赶上书法这么吃香的好时代,真是我们书法工作者的福气。文化兴则民族兴,文化则国强。民族复兴,文化自信,书法首当其冲。二十年前,北大书法所成立之初的那个合影,二十年后展览庆典时做为展标的肯景墙,展示出来,我觉得很有意义。里面我们认识的、熟悉、当时声名大噪的人很多,可以说聚集了当时书法界的大多数名家、精英。再看今天,二十年过去,大浪淘沙。有的人仍然风采依旧,如日中天,有的人江郎才尽,油腻不堪了。当然,这都是自然规律而已。但同时也再次提醒我们书法人、给我们一个启示:那就是只有文化才能长久,只有正大气象,你才不会被时间所丢弃。书法所这二十年来尽管走得艰难曲折,但在王教授、程教授、时教授的带领下,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行稳致远。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

二是自己的收获我是书法所第一届研究生班的学生,是王老师文化书法,以手指月背后那个前行的小学生,是北大文化:守正创新,正大气象虔诚的实践者和受益者。在我二十年来书法求索前行的道路上,始终有一盏理念的明灯,指引我,武装我,没迷失方向。那就是走进经典,走进魏晋。探寻书法之源,不断获得源头活水,浇灌自己的艺术生命之树。自进北大书法所后,我总是在调整了自己的节奏,以至后来闭门造车,不问东西,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常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坚守自己的审美价值和艺术追求。得到了社会的和同行的认可。清华大学出版社5年内先后出版了我9本书法方面的著作,获得清华大学出版社“最美书法教材”称号。二十年后的今天,书法所培养出来的像我一样的学生还有很多,我只是其中的一分子。他们现在也大都活跃在当地文化艺术舞台的中央,成为书法的领军人物。

三是祝福最后感谢王老师,程教授,时教授对书法所的辛勤操劳和保驾护航,谢谢各位老师的一路相伴,最后祝大家身体健康!书艺精进,祝书法所越来越好!

授课教师李优良:

参加北大书法所的20周年座谈会,我非常高兴,说三心里话,一个是荣幸,第二感谢第三展望。

荣幸今生有缘能走进北大和书法研究所,跟随王川先生在书法上学习和研究我觉得人的一生能得一个好的老师非常不容易,父母生身师琢器,老师是把我们雕琢成社会有用的人才川先生主持了我在北大的书画个人展,并且给我一个年轻人写序言,今天仍然鼓励着我,鞭策着我老师的说话很中肯,并且也很严厉,就这一点我觉得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幸运的。感谢这么多年对我的培养,对我的扶持和厚爱。北大书法所成立二十年的时间,其中年使我见证书法所参与书法所,并且跟随书法所年来我也从原来的写字上升到书法,同时把书法上升到学术研究,但是很惭愧的是没有多少学术成果,我觉得还是给自己的压力不够大,另外可能有一些俗务缠身二十年既是一个总结,也是开启一个新的征程。今年号,总书记到了北京国家典籍馆,做了很重要的讲话,指出传承优秀中华文化,弘扬文化的经典,赓续时代华章总书记曾经两次到过安阳,对甲骨文,尤其是对书法非常重视,因为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只有把我们的根和学问做足,我们才有文化艺术的精神才有我们的文化自信。在20年前王教授提出的守正创新成为今天上到总书记下到我们的各个社会层面学科重要指导,坚守民族发展的大道正道,是我们创新发展的关键,二十年来北大书法所在王老师的十六字箴言的指引下,培养了一大批的当今书坛的中坚力量,提升了中国当代书法创作的水准,文化书法理念为当代书法创作与教学研究产生核心性的引领。书法所的师生形成了文化清流引领时代且学术成果丰硕,书学著作丰富,完善和支撑了国家书法高等教育基础。

在未来我觉得第一,要坚定信念,坚定文化的书法立场,砥砺前行。毛泽东有诗词我非常赞同,非常喜欢有几个苍蝇碰壁嗡嗡叫,最后一句是三个字全无敌。我把这句话用在书法面临的挑战,因为作为学术研究,我们既希望百家争鸣,同时要有我们自己坚定的文化立场不会因为社会的杂音而受到挫折,我想说的是,跟随王教授的步伐,坚定不移把文化书法做好做深做扎实,让它惠及我们的国家,惠及我们的社会,惠及我们学生和我们的后代。

第二点,不胜荣幸。作为北大书法人非常荣幸,真正要对得起非北大书法人身上这个标签,我觉得我刚才也说了非常惭愧,因为这么多年来,确确实实在这个书法创作和学术研究方面没有太大的建树和成就。所以说在未来时间里,希望今后在王老师的教诲的鞭策下,以及在座的诸位学兄、学妹学弟,的帮助与支持,互相交流与学习,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和丰硕的学术成果,我想这不仅是我的个目标,也是大家共同的心声和目标

第三不负期许,不辜负王教授的培养和关爱,不愧于北大书法人。我们要实际自己未来的既定目标,而这种目标要与北大书法所整体发展为前提更不辜负我们自己对书法,对艺术,对学术的追求,情怀,我觉得把文化和书法文化的研究当成我们一个读书人文化人的自觉意识和终生追求,为自己书写或者为书法所为社会书写新的时代篇章。我也祝愿书所越来越好,最后我也祝愿我们书法所创所所长带头人王岳川教授身体要更好,这样我们会有明灯,有温度,有依靠,很幸福。

学员代表王晓南: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于2003年11月8日,今天刚刚20周年整。这是值得纪念的日子。

今年9月10日,书法所在北大百年纪念讲堂展出师生们的书法作品106幅,从各大网站报道中可见这次活动影响力之大,I为北大书法所这次20周年展览成功感到骄傲和自豪。

北大书法所106年前,由北大校长蔡元培先生成立,根植于传统文化。2003年由金开诚担任所长,后由王岳川教授统领教学方向,一直以来秉承“文化书法”的理念,在书法中强调其文化性。王岳川教授将“文化书法”理念注入教学中,并提出“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的十六字方针,倡导我们要对传统经典文化存有敬畏之心。首先要扎根传统,书法中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审美观与精神内涵。目前,书法所由年轻的时胜勋教授继续坚定不移地沿袭“文化书法”以及“十六字方针”的教育理念。

十六字方针中,首4个字是“回归经典”,经典书法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在王岳川领导下,教学大纲中临摹古人名帖以及了解作品的历史背景,在文字学、文化学、文学、美学、书法、书论以及音乐美学等方面引导学员,帮助学员们拓展传统文化知识面,以树立和加强中华传统美学观。

从王岳川教授“文化书法”信念中,看到他对书法传统文化传承的坚定与高瞻远瞩,一个有良知学者的心一定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相系。

书法的审美表现与设立,每一个历史时期都映射着当代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无不体现当代人的审美取向。如何延续和传承,是个非常严肃的问题。一幅优秀的书法作品,不是为了艺术而艺术,是技法、文化观、审美观、道德观高度统一的融合与升华,才能显现出其真正艺术和价值。艺术性和技法仅仅是作品价值的一部分,书法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独特而又极其特殊的位置,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遗产,是中华文化精神的体现,所以作品中区区几个字,它的审美表现就能体现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历史与人文精神与追求。这才是它真正的价值所在。

同样在我们这个时代书法体现的审美格调,会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痕迹,如同我们评价古人。这个时代如何在保留传统文化精髓的前提下传承并发扬光大,给后人留下时代精品,能留下什么在于当代人的精神追求和审美意识的优劣选择。事关重大并迫在眉睫。

回望这几十年,任何一个时代都有各类风格字体的存在,但是没有一个时代如此丑书泛滥的现象,打着以开拓创新、寻求个性化、人性自由等,低俗恶搞、以丑为美,“拙”“丑”混淆,借“拙”献“丑”,以掩盖其不下功夫、不劳而获的投机心态,愚弄大众,让畸形怪胎成为当代书坛重要特征,我们不能容忍更无法面对后人。书法体现的是中华文化精神,几千年脉脉相传,它是有尊严的,那些对传统文化精神的颠覆与亵渎,社会不答应、学者们不答应,从百姓这些年对丑书的评价呼声中可见中华儿女们更不答应!

在王岳川导师提出“文化书法”的倡导下,北大书法20年来一直坚守传统信念,加强传统技法、理论、文化,以及对经史子集、诗词歌赋涉猎,对于个人文化修养的提高、修行,根植于传统的教学理念,从未动摇、从未间断、从不哗众取宠,一路艰辛。但这条路一定不会错,相信历史终会给出正确的评价。I路漫漫其修远兮,任重而道远。可喜的是,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大众已经认识到书法中文化的重要性,相信“文化书法”这一理念一定会得到书法界乃至大众的支持,我们会坚定捍卫“文化书法”理念的道路,与各界书法同仁一起携手共同展示和创造正大气象的当代书法风貌,这才是文化传承之正道。

学员代表王稼丰

道之所在,一身任之:“文化书法”二十年随想

在八千年前的贾湖遗址、良渚遗址、双墩遗址中,最早的甲骨文被发现,这就是“初造书契,依类象形”,谓之文,三千五百年前,“孶乳而浸多也”,谓之字。刻划,铸造,书写,最终书法自觉,进入文化的品评中,产生了法度,形成了法统。

“文之为德也大矣”,书之为德也亦大矣。今人往往不了解书法,不能理解古人为何对书法如此之敬重。书法之“法”,既有法度之义,也有法统之义。

先说法度,首先它是书写的法度,文字的书写,文辞的书写,文体的书写,都有其法度。“书者,如也”,“如,从随也”,“凡有所往曰如”,“去此注彼”曰“写”。这才是书写的本来意义。其次它是品评的法度,何谓佳,何谓劣,何谓善,何谓恶。法度是一代一代文人建设、传承、发展出来的,它有广大的一面,也有精微的一面,而并不是某些浅薄的写字匠所说的提按、顿挫、使转等使用毛笔的技术。雕虫小技,经师傅指点两三年便可,有什么值得称说的呢?

再说法统,书法有其书统,犹如学术之有学统。经学讲师法、家法,“师法者,溯其源;家法者,衍其流也”,书法也一样有源有流,理清了书法的源流,就能看到书法的付法相传的统系。做学术研究首先要做学术史,写书法岂能不沿波讨源,理清楚书法的统系和脉络?今日之书法浅薄、庸俗,首先在于把书法理解浅薄、庸俗。我们只要看到书法里的法度、法统,看到它与文化的关系,如何能不生出敬重之心,如何能不生出正道之愿?

百年北大,情系家国。北大学人,披一身风雨,引一缕曙光。北大书法根源于文人学者的传统,根植于中国书法的正脉,渊源有自,名家辈出。2003年11月8日北大书法所成立,王岳川教授提出北大的书法发展方向是“文化书法”,并提出了十六字教学方针“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但仍有短视而缺乏长远目光的人攻击北大文化书法,甚至认为书法和文化无关,“书法就是美术”。殊不知他们所谓的“美术”,首先是刘师培先生使用的,首先是鲁迅先生规划的。鲁迅先生的《拟播布美术意见书》,才是美术专业的真正起点。北大犹如此,何况是社会?

我以为,百年北大书法,论一身任之的勇气和担当,前有沈尹默,后有王岳川。20世纪初,沈尹默在清代碑学风气导致的对书法传统的割裂中,高举帖学大旗,重振古典书风。21世纪初,王岳川在西学化市场化导致的对书法传统的割裂中,回归二王正脉,走向正大气象。匡时济世,激浊扬清,这就是北大学人的襟怀,是对正脉的接续,是对正道的追寻。

可以看到,明代中晚期以来,书法经历了转向、扩展、重建。转向,是从文人品评转向富人收藏,书法成为了一个行业。扩展,是大量的新的东西进入书法、成为书法,比如考古发现,比如西方观念。重建,是在“现代修正主义”的概念不再有人提起之后重建书法。在转向、扩展、重建之后,书法已经面目全非了,我们理解并同情当代书家的无知和浅薄,但我们自己,要回到文化的本位上,要站到书法的立场上,追寻正统、坚守正道、延续正脉、书写正大。

我对王岳川教授的“文化书法”十六字方针是这样理解的回归经典,就是要坚守中国立场,走进魏晋,就是要延续书学正脉,守正创新,就是要探索时代风貌,正大气象,就是要书写中国气派。“文化书法”理念,从书法史而来,向书法史而去,面向的是八千五百年文字史、一千七百年书法史,它的辉光照向了未来、指引着方向。

道之所在,情之所钟,兴之所至,且让我们在“文化书法”的大道上,从容行之,拭目待之。

学员代表刘巍:

守文化之根,塑书法之魂

当代书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局面。一方面,西方文化与艺术对中国书法有形式上的冲击,也有内容上的弱化甚至虚无;另一方面,中国的书法家和书写爱好者们,一部分着眼于展览和得奖,在利益的驱动下,不断在书法的形式底线上进行试探,希望以强大的冲击力来博人眼球,那些“怪”的,“奇”的、“丑”的,无所不用其极;一部分在技法的入门处打转,不能窥其堂奥,渴望寻求自己的书法之路;而更多的人在不同的使命下踏踏实实进行书法实践,为书法的未来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虽然都是在进行书法活动,作为观众的中国大众,对于书法的审美,却依然保留着传统的美的良善的审美。“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仍然是大众简单又直接的审美的基本准则。审美,是对美进行审视,是对美好的正向的事物进行传播,而对丑的负面的事物进行辨析和摒弃。书法是以中国文字为基础,以美的文字内容为载体,进行传播与学习的历久弥新的文化传统,中国文化是以文字为载体,书法为一种表现形式的传统。而“文化书法”,对中国的真善美的书法进行挖掘与审视,对假恶丑的书法进行辨析与摒弃,以文化守住书法之根,以文化塑造书法之魂。

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二十周年之际,“文化书法”的理念再次发人深省。“回归经典,走进魏晋,守正创新,正大气象”十六字方针,依然是、未来仍是书法家和书法爱好者们走正路,走向光明之路的指明灯。经典,不仅是书法史中璀璨的书家墨迹、刻本,还可以在书写内容上走进中国文学、历史、哲学、中医等代表中国文化各个领域的经典之作,用书法的形式书写更灿烂的中国文化。“二王”的书法正统,在当代后起的年轻的书法专业人士中传承。守文化正脉,才能有真正的创新之魂,才能让气象远大、正大。

在“文化书法”的指引下,当代书家们需要更多地了解书法史,研究书法理论,提升书法技能,扩展文化视野,提高书法格局。以“史”为鉴,更深刻地审视当代书法,从而对个人的书法有清晰的定位;以“理”为翼,提升个人的理论素养与思辨能力;以“技”为本,深研书法之“法”;让纯正的书写在全世界发扬光大;以“文”为底,塑造书法的灵魂,传播书法的正能量。

时胜勋老师:

今天是北京大学书法艺术研究所成立20周年纪念日,20年来,北大书法所在治学办所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在社会上产生了积极反响,今天在此举办座谈会,就是总结北大书法所20年来的基本经验,刚才听了大家的发言,有三点感想,第一个是我们要坚强地团结在王老师这杆大旗下,没有旗帜不行。第二是要把文化书法作为书法所的指导思想长期坚持下去,第三要依靠大家,依靠众人群策群力,把书法所事业做大做强从我个人而言,书法所能取得如今的成绩,离不开王岳川教授在学术思想上的长期耕耘并落实在对书法所的全方位定位上,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坚持“以文化为本体”。书法所的立所宗旨就是“文化书法”。书法是一门艺术,但更是一种文化,文化是比艺术更高的概念,而且所有的艺术都指向文化。古人云,“技进乎道”。技术要臻达对道的体悟,这个道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规律,掌握规律并按规律办事就是自由。孔子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就是这个道理。从书法而言,这个道就是中国文化的规律,书法不是简单地写字,写形式,写结构,而是要写天地大美,写人格襟怀,就是天地之道、人文之德。古人云“书肇自然”,自然是书法的重要本体依据,书法取法自然,体现了大自然的千变万化,也体现了自然美的浑然天成,毫无造作。道还表现为人之道,是人品、性格、气质的体现,人文之德。蔡邕说,“书者,散也,欲书先散怀抱”,后来这一观点被概括引申为“书如其人”“书人合一”“人书俱老”等,可见书法中要见性情、见怀抱、见精神。天地之道、人之道就是中国书法的本体,或者说文化精神,没有了天地之道、人文之德,书法就流于技法,肤浅、琐碎。文化滋润书法,会让我们感受到天地之大美与人格之魅力。“以文化为本体”的书法才是有生机的书法、有生气的书法,否则便是纯粹炫技的书法、邪门歪道的书法,是不入流的。20年来,北大书法所坚持“以文化为本体”,扭转书法过分技术化、形式化的弊端,给书法注入灵气、神气,在推进中国书法的可持续发展的方面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第二个是坚持“以经典为方向”。书法所的十六字方针中的第一句就是“回归经典”,经典是中国文化的主流、主干和基础,是千百年来形成的基本共识。“以经典为方向”具有突出的哲学意义,就是“取法乎上”,只有将目标定到最高,才能大幅度提升自己的眼界、能力。中国文化向来强调“止于至善”,这个至善在书法上就是经典。“以经典为方向”就是“取法乎上”“至于至善”。这个经典就是中国书法上的二王主脉,就是魏晋精神。经典是文化的载体,那些长时间积累下来的文化成果就是经典,凝结着书家对自然大美精神的体悟以及书家的人格魅力,王羲之书法“飘如游云,矫若惊龙”(《世说新语》),这既是对王羲之书法取法自然的肯定,也是对王羲之魏晋飘逸人格的肯定。“以经典为方向”意味着认同经典,对经典有敬畏之心。经典具有权威性、典范性,是大浪淘沙后的精品,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以经典为方向”还意味着发扬经典,不是简单重复经典,那只是复印机,而是将经典注入我们的血脉之中,涵泳玩味,须臾不离,让经典成为当今书法练习、研习、创作的前提和基础。20年来,北大书法所一直坚持“以经典为方向”,在“守正创新”中,身体力行,将书法经典继承下来,发扬光大。

第三是坚持“以历史为坐标”。只有在历史坐标中,才能确立自己的位置,源头,脉络,方向,从何而来,到何处去。中国是一个崇尚历史的国度,修史之风绵延不绝。“以历史为坐标”意味着正确看待历史,不要滑入历史虚无主义的泥淖之中。历史是当下的前提,没有汉字的创立,哪里来汉字书法,没有儒家道家的创立,哪来中国书法的中和自然之美,没有二王等历代书家的精美法帖,中国书法史何以成立?我们正是在历史中不断汲取营养并延伸历史。“以历史为坐标”意味着对历史有敬畏感,不要小看历史,历史是做减法,历史上当时有名而后世湮没不闻的比比皆是,在中国书法的历史当中,有很多种书体最后都湮没不闻,韦续的《五十六种书》中的绝大部分都湮没不闻了。这样看来,以历史为坐标就尤为重要了。任何文化只有被历史所检验、为受众所认可才能被历史所铭记,成为具有历史厚重感的文化,否则,那种没有历史眼光的人就会犯浅薄的错误,哗众取宠,剑走偏锋,标新立异,最终被历史所淘汰。“以历史为坐标”就是说我们看问题不要仅仅看局部、看表面、看当下,要看到百年北大书法传统,千年二王传统,三千年汉字书法传统,五千年中国文化传统。面对这一历史的谱系,我们会谦卑很多,但也同时增强我们的自觉性和责任感。“以史为鉴”“温故知新”。只有那些把根扎入经典,融文化之魂到书法中,与历史为一。20年来,北大书法所自觉将自己的各项工作放置在宏大深厚的历史坐标中加以考量和推进,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果,也因此延续了历史。

以上三点“以文化为本体”“以经典为方向”“以历史为坐标”,就是我个人理解的北大书法所20年来治学办所的基本经验,这三者的关系不是割裂的,而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文化、经典、历史三位一体,其中,经典居于枢纽地位。经典不是无中生有,而是文化的结晶,是凝聚了天地人之气,是经过历史的长期考验的。没有经典,文化就无以凝结,在技术层面中讨生活,历史也就没有高峰,只有不断重复的琐碎;没有文化,经典就难以成形,即便成形也是先天不足,历史也将因缺乏文化而变得苍白无力,黯淡无光;没有历史,经典就会方生方死,谁都是经典,也都不是经典,文化也将支离破碎,难以积淀,无以流传。只有三者结合,文化才能熠熠生辉,是为经典,才能万古长存,是为历史。北大书法所将继续以文化、经典、历史为原则,取法乎上,登高行远。

谢谢大家!


| 相关机构
人民网                       中国美术家协会                    北大文化书法网                     北京正德书画院                    环球文化网                     作家网
光明网                       中国书法家协会                    中国美术大观网                     中国艺术收藏网                    贸讯网
人民艺术微信公众号
联系电话:13161866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