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探讨发表时间:2022-04-18 14:53 横竖勾点万千态,一笔一画总关情。中国书法艺术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从汉字发明以来,其书法艺术随着时代发展而发展,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 中国书法是伴随着中华民族的成长而发展的。纵观历代书法,“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元、明尚态,清代尚美,近代尚善”。追寻几千年中国书法发展的轨迹,我们清晰地看到书法与社会同步,强烈的反映出每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书法艺术最典型的体现了中国艺术之美和中国文化的优秀,是我们民族永远值得自豪的艺术瑰宝。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汉字在漫长的演变发展的历史长 河中,一方面起着思想交流、文化传承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又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给人一种回味无穷的享受, 正是这种独特书写艺术,使得书法代代相传,延续至今。原 始文字的起源,是于对自然现象的模仿,用于形象某个具体事物。所以,中国文字也叫形象文字。春秋战国时期之前, 各地文字差异很大,是发展经济文化的一大障碍。秦始皇并 吞六国统一国家后,实行车同轨,书同文,主张文字统一, 这在中国文化史上是一伟大功绩。统一后的文字称为秦篆, 又叫小篆,是在金文和石鼓文的基础上删繁就简而来。著名 书法家李斯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 《琅琊石刻》《会稽石刻》都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秦代是继承与创新的变革时期。《说文解字序》说: "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 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书,八曰隶书。基本概括了当时字体的面貌。由于秦之小篆,篆法苛刻,书写不便,于是隶书出现了。“隶书,篆之捷也”,其目的就是为了书写方便。到了西汉,隶书完成了由篆书到隶书的蜕变,结体由纵势变成横势,线条波磔更加明显。隶书的出现是汉字书写的一大进步,是书法史上的一次革命,不但使汉字趋于方正楷模, 而且在笔法上也突破了单一的中锋运笔,为以后各种书体流派奠定了基础。秦代书法,在我国书法史上留下了辉煌灿烂的一页,气魄宏大,堪称开创先河。 书法艺术的繁荣期,是从东汉开始的。东汉时期出现了专 门的书法理论著作,最早的书法理论提出者是东西汉之交的杨雄。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是东汉时期崔瑗的《草书势》。汉代书法家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汉隶书家,以蔡邕为代表; 一类是草书家,以杜度、崔瑗、张芝为代表,张芝被后人称之为"草圣"。草书的诞生,在书法艺术的发展史上有着重大 意义,它标志着书法开始成为一种能够高度自由的抒发情感, 表现书法家个性的艺术。 “两晋”时,在书法上人们追求大雅、悦目,艺术上追求中和居淡之美,人才辈出以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为代表。人们愈发认识到,书写文字,还有一种审美价值。最能代表魏晋精神、在书法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当属王羲之,人称“书圣”。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 其笔势笔笔相扣,千姿百态,活灵活现,出神入化,赋予了文字的生命力。其子王献之的《洛神赋》字法端劲,所创‘破体’与‘一笔书’不失为一大创举。 唐代文化博大精深、辉煌灿烂,达到了中国封建文化的最高峰,可谓“书至初唐而极盛”。唐代墨迹流传至今者也比前代为多,大量碑版留下了宝贵的书法作品。整个唐代书法, 对前代既有继承又有革新。楷书、行书、草书发展到唐代都跨入了一个新的境地,时代特点十分突出,对后代的影响远远超过了以前任何 |